【大安老宅翻新】光,重新定義空間 / by aaaid yann

時 光 流轉

彷彿塵封的記憶,等待一束光的輕撫與甦醒。

  一間位於三樓的老公寓,見證了歲月的流轉。然而,過往累積的生活痕跡,讓空間逐漸顯得擁擠、暗淡。翻新不僅是改造外觀,更是透過設計,為空間帶來「光」與「流動感」,重新注入空間,喚醒沉睡已久的老宅,迎接新的生活方式。


釋放空間-重塑光影節奏

翻新前-光線受阻、難以延展

原始格局削弱了光線的滲透力,過多的遮蔽物與實牆阻擋了自然光的流動,使日照僅停留在局部範圍,無法均勻擴散至整個空間。雖然擁有大面積窗戶,但光線進入後受阻,使室內層次顯得單調,缺乏自然明暗變化。即使在白天,空間仍顯陰暗而壓縮,無法展現應有的開闊感與通透度。

翻新後:打開空間,迎接日光

在這次翻新設計中,首要目標是 打破既有空間的侷限,讓光線成為設計的核心要素。透過移除部分不必要的隔間,重新定義空間的開放性,使客廳、房間與廚房之間的視覺關係更具延展性,讓光與空氣得以自由流動。

數個大面積的窗戶成為空間的靈魂,輕盈的窗飾讓日光無拘無束地灑落每個角落。透過光線的延展,客廳與走道不再是獨立的區塊,而是相互串聯的生活場域,光影隨時間變化,使整體空間更顯明亮、通透、自在。


減法設計-讓空間留白,讓生活呼吸

翻新前-擁擠的佈局,壓縮了生活空間

  

在原始空間中,格局規劃受限,再當家具的擺放無法順應生活動態時,便形成了使用上的割裂感,讓空間既難以適應使用者需求,也無法營造流暢的生活節奏。

即使房間本身擁有一定的坪數,但視線無法順暢延展,讓空間感被壓縮,生活的舒適感也受到影響。

翻新後-「減法設計」讓空間重獲呼吸感

透過「減法設計」,我們重新檢視空間的本質,捨棄過多的裝飾與家具配置,讓動線回歸直覺,使視覺層次也隨之和諧。這不僅釋放了物理空間,更讓空間感受上顯得輕盈、通透,使每個區域能夠相互連結,而非被零碎切割。

留白不代表空缺,而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。當視線得以自由延展,光線自然流動於場域之間,家的感受也變得更加純粹與靈活。生活不再被侷限於固定的框架,而是擁有更多可能性與自由度。


開放式格局-格局從受限到無限

翻新前-格局受限、動線不順

原有的牆面與家具配置缺乏整體規劃,導致動線受阻,走道狹窄且區域切割零碎,空間缺乏連貫性與延展性,加上視線受阻,使整體場域顯得壓迫且受限。

翻新後-流暢的動線,讓空間更具延展性

透過開放式設計,打破原有格局的侷限,讓客廳、走道與房間之間的連結更流暢。視野開闊,光線自然延展,使動線不再受阻,提升空間的靈活性與使用效率。開放不僅是形式上的變化,更讓空間擁有自由流動的可能,使生活動線更加順暢直覺。


少一點擁擠,多一點從容,讓空間重新呼吸

過去,家是被切割的空間,光線受困於格局,動線也顯得受限。如今,不僅是空間變美,而是透過動線調整、減法設計、光線配置與格局開放,賦予它嶄新的價值。

  • 光線流動:原本的陰暗感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貫穿全室,讓空間更顯寬敞。

  • 減法設計:從原本的擁擠與混亂,轉變為舒適且開放,讓居住者能真正享受家的放鬆感。

  • 開放式動線:從過去零散的格局,到現在連貫而有秩序的空間配置,生活體驗大幅提升。

這不僅是一場老宅的改造,而是一場 生活方式的轉變。從一個狹隘而混亂的空間,蛻變成一處能夠真正適應現代生活的心靈居所。